
8 張圖片



當我啟動《Tempest Rising》試玩版的那一刻,濃濃的懷舊感猛烈襲來。開場動畫——伴隨著重裝甲士兵與神經質科學家的俗氣對白——瞬間讓我嘴角上揚。配樂、使用者介面與單位設計將我帶回高中時代,那些與朋友暢玩《終極動員令》的夜晚,靠著激浪汽水、塔可風味品客洋芋片與純粹熬夜硬撐的決心度過。既捕捉經典RTS的魔力,又融入現代化改良,使《Tempest Rising》既新鮮又熟悉,我迫不及待想看到Slipgate Ironworks在正式發行時端出的成果。無論是在遭遇戰模式對抗AI敵軍,還是在排名多人模式測試實力,遊玩《Tempest Rising》的感覺就像抓起我信賴的舊棒球手套般自然。
有意識的復古情懷
開發者有意識地將《Tempest Rising》設計成獻給90年代與2000年代經典RTS遊戲的情書,同時整合當代便利性改良。遊戲背景設定在另一個時間線的1997年,古巴飛彈危機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,世界遭受核災難摧殘。在這片廢墟中,出現蘊藏巨大電能的神秘開花藤蔓,成為人類生存之戰的爭奪目標。
《Tempest Rising》遊戲截圖
陣營深度解析
雖然我的預覽版本僅限多人模式,但完整版將包含兩個可重複遊玩的11關戰役——分別對應兩大主要陣營。暴風王朝(TD)代表遭第三次世界大戰摧殘的東歐與亞洲國家,而全球防衛軍(GDF)則聯合西方盟國。神秘的第三陣營目前尚未公開。
暴風王朝立刻吸引了我,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極具娛樂性的暴風球——一台能碾壓步兵敵軍的滾動死亡機器。更具戰略性的是,他們運用可輪換的「計畫」系統,提供全陣營增益:
- 後勤計畫:加速建造/資源收集
- 軍事計畫:包含火箭抗性在內的戰鬥強化
- 安保計畫:擴展雷達範圍的經濟優勢
此系統創造出引人入勝的遊戲節奏——在後勤計畫下擴張經濟,於安保階段快速建設,再切換至軍事計畫發動攻勢。
創新機制
王朝的移動式暴風鑽井平台徹底革新傳統資源收集——這些自動收割機可自由移動,使深入敵境的高風險高回報遠征成為可能。
尤為狡詐的單位是回收車,它能進行標準維修……或轉換模式來拆解附近車輛(甚至敵方車輛)以回收資源。潛行這些單位至敵後成為我最愛的破壞戰術。
王朝發電廠可進入配電模式,以結構完整性為代價提升周邊建築效能——這是必須謹慎管理的高風險策略。
全球防衛軍
雖然我偏愛王朝,但全球防衛軍以其戰場控制為核心的戰略深度同樣引人入勝。其標記機制創造出極具回報的協同效應:
- 被標記敵人會掉落情報點(高級貨幣)
- 科技升級可對標記目標疊加負面狀態
- 特殊能力能產生強效範圍效果
兩陣營皆擁有三條獨立科技樹,以及透過高階建築解鎖的強力冷卻技能。全球防衛軍尤其擅長運用偵察無人機、遠程建造信標與戰術壓制能力。
未來展望
王朝建築的脆弱性強調防禦性玩法——其鎖定能力可防止敵方佔領(同時使建築無法運作)。而野戰醫療站能力則能實現戰略性治療部署。
憑藉著採用打帶跑戰術的智能AI敵軍,以及計劃中對抗電腦的合作自訂大廳,《Tempest Rising》正式發行版勢必蘊含深厚的戰略可能性。在此之前,我將用成群的暴風球碾壓AI敵軍來滿足我的懷舊情懷。
